A股退市潮下的“保壳”战:回购、重组、缩股,谁能笑到最后?

元描述: A股退市潮持续上演,众多上市公司面临着“1元退市”的风险。本文深入分析了A股退市潮下的“保壳”战,包括回购、重组、缩股等自救措施,并探讨了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性,以及面值退市机制的改进建议。

引言: 2023年7月,A股市场退市潮继续席卷而来,众多上市公司陷入“自救”的困境。受面值退市机制的压力,那些股价不足1元甚至低于2元的公司纷纷使出浑身解数,抛出大股东回购、增持、破产重整、资产重组、引入投资等“组合拳”来保住自己的上市地位。这场“保壳”战,究竟是“回光返照”还是“涅槃重生”?

上市公司“保壳”战:谁是赢家?

回购、增持:真金白银保“壳”

面对“1元退市”的压力,不少上市公司选择用真金白银来保“壳”。回购和增持成为最常见的自救手段。比如,山子高科就祭出了“组合拳”,包括大额回购、高管增持以及董事长停薪救市,成功将股价拉升,走出3连板。亚泰集团也推出了回购方案,并获得了国资委的增持承诺。

重整、重组:剥离“包袱”求生

除了回购、增持,部分公司也尝试通过破产重整或资产重组来“自救”。吉视传媒将IPTV业务注入上市公司,成功提升股价。东方集团启动预重整,试图剥离地产板块等低效资产,暂时逃离面值退市的风险。

然而,并不是所有重整、重组都能带来“重生”。ST迪马在股价跌破1元后,虽然推出了破产重整方案和增持计划,但最终还是难逃退市的命运。ST洪涛也因司法重整申请被驳回,宣告退市。

缩股:重塑股价的“绝招”?

一些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,却因之前股本扩张过度而陷入面值退市的困境。例如,包钢股份长期徘徊在1元边缘,尽管拥有强大的钢铁业务,但股价却无法摆脱低迷。业内人士建议,对于这类公司,可以允许选择缩股的方案自救,重塑股价,避免“误杀”。

持续经营能力:能否“保壳”的关键

这场“保壳”战的最终结果,取决于上市公司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。那些已经失去持续经营能力的“壳公司”,即使短期内通过回购、重组等手段回光返照,最终也难以摆脱退市的命运。

投资者在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具备长期经营能力时,要关注其业务拓展和资本运作的方向。那些从自身优势业务出发,拓展渠道、供应链、技术或产品的公司,相对比较靠谱。对于跨界资本运作项目,则要保持警惕。

面值退市机制的改进建议

目前的面值退市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,例如可能会“误伤”一些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。未来,可以考虑对退市机制进行改进,例如:

  • 设置整改期:对于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,在触及面值退市条件后,可以给予一个整改期,如果整改无效再退市。
  • 允许缩股:对于因股本扩张过度导致的低价股,可以允许选择缩股的方案自救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什么是“1元退市”?

“1元退市”是指上市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1元,将被强制退市。

2. 为何A股市场出现退市潮?

近年来,A股市场不断完善退市制度,鼓励优胜劣汰。面值退市机制的实施,加速了劣质公司的出清,推动了市场健康发展。

3. 上市公司“保壳”战有哪些常见手段?

常见的“保壳”手段包括回购、增持、破产重整、资产重组、引入投资等。

4. 投资者如何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?

投资者可以关注公司业务拓展和资本运作的方向,以及公司的盈利能力、现金流等指标。

5. 面值退市机制有哪些不足?

面值退市机制可能会“误伤”一些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,未来需要进行改进。

6. 面值退市机制的改进方向是什么?

未来可以考虑设置整改期,允许缩股等方案,以更加合理地推动市场优胜劣汰。

结论

A股退市潮下的“保壳”战,是市场优胜劣汰的体现。上市公司能否成功保“壳”,关键在于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。未来,随着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,A股市场将更加健康、稳定和高效。

关键词: A股, 退市潮, 保壳, 回购, 增持, 重组, 缩股, 持续经营能力, 面值退市, 市场化, 优胜劣汰